欢迎浏览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官方网站!~

资讯热线:0816-2390284

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学习二十大

学习二十大

05

05

04

04

03

03

02

02

01

01

绵阳市高2022级历史新教材教法课例展评及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同课异构磨新课  齐心协力促教研

——绵阳市高2022级历史新教材教法课例展评及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落实,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绵阳市高2022级历史新教材教法课例展评及研讨活动于11月17日在我校举行。绵阳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员、各区县历史教研员、绵阳市各学校历史教研组长、高一年级历史备课组长及教师近110余人齐聚东岳山,参加本次新教材教法课例展评及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绵阳实验高级中学纪委书记刘林强致开幕词。刘书记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若干办学成果,并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期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为我校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提供新借鉴、新思考和新动力,推动我校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接着,绵阳市历史教研员肖星明老师阐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他指出本次比赛旨在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帮助提升高中历史教师对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理解与把握,希望各位参会教师认真聆听,同时也感谢实验高中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紧接着,来自绵中、南山和实验高中的三位历史教师围绕统编历史教材《清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课开展“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异彩纷呈,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绵阳中学张韵老师以西方视野下的中国为题展示他者眼中的中国;南山中学黄康老师以镜像为主线展示了镜像下的中国;实验高中包颖老师以地图为线索,紧扣教材主旨生动演绎清朝的鼎盛与危机。三堂历史课程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为基石,为学生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在师生的问题研讨与史料探究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既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历史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还充分的展现了技高一筹的教学能力和优秀的教师素养,实现了师生共同发展和成长。

   

  

经过上午紧凑充实的课堂展示活动,下午先由同课异构老师说明课程设计思路,再由绵阳中学教研组长尧宗浪老师、南山中学教研组长郑劼老师与实验高中教科室副主任辜久林老师进行评课及新教材使用建议与思考交流。

三位评委对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予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三堂课立足于教材,高于教材,对教材的处理恰到好处,史料丰富多彩、角度新颖,教学过程“有味”、“有趣”、“有效”,为学生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针对老师们普遍反应的统编教材内容容量大、涵盖面广、知识点密度大、叙述简练且学术性强等问题,三位评委一致认同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必须对于教材中碎片化的知识大胆取舍,利用“大单元+大概念”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并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新教材教学实践做的经验和做法。

 

最后,绵阳市教科所张勇老师基于高一半期考试,从命题指导、历史试卷结构、学生考试情况及纲要教材备考建议四个方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和运用指明了方向,希望与会教师集思广益,聚焦关键问题,树立信心,不断总结反思,促使历史学科发展。

这次活动既是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一次学科教学的大练兵,更是团队教研的风采展示。在包颖老师的备赛过程中,学校陈伟图历史名师工作室与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组织集体研修新课标、新教材,针对参赛课题,集思广益,反复打磨,以赛促研,以研兴教,以承办学科活动为契机,切实发挥好教研作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搭建相互学习、深度交流、共同提高的发展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022年9月,我省开启新高考综合改革,我校以贾清仁书记为班长的党委班子高度重视和高考综合改革的落地落实,特别是“双新”背景下历史学科的发展问题。学校先后承办全市高考综合改革管理团队培训会、政治和历史学科新教材教学展评活动,派出新高一管理团队和教研团队前往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朝阳中学等知名学校学习新高考、新教材教学与管理的经验;举办名师工程,成立7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和3个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学校名师在新课程、新高考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力争在新的起点创造新的成绩,为推动我校高考综合改革落地生根、推动我校快速驶入高考综合改革快车道、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字:聂豪;图片:张婷;审核:王和兵)